室友海倫上禮拜很好心地說她這禮拜要去ASDA買菜,因為ASDA較遠,她有車可以載我們去,於是今晚九點大家都忙完了後,我們便到24小時營業的ASDA去買菜。同行的還有我和安娜還有秋。海倫說,ASDA是這裡幾家超市中最便宜的,很推薦我們來。

 

關於價格,其實我沒有很有概念,所以當我們買完菜走路回停車場的路上,海倫和安娜很興奮地問我是不是很便宜時,我其實有點為難,不知該說是還不是。

 

而且,買菜的過程中,讓我不由自主地開始想家了。

 

在台灣的時候,每當全家出動去囤糧時,我唯一要做的事就是去挑自己喜歡的東西,從來不必考慮價錢。不必考慮價錢不是因為家裡錢太多,而是因為反正我老目會自動過濾,價格合理的可以留下來,太貴或由她認定價格不合理地則會全體不准有異議地目送它回到原來的架上。但不管怎麼樣,我是絕對不會被餓死就是了。在台灣的日子,真是爽到可以說要什麼有什麼。

 

而且在台灣,想吃什麼隨便都買得到,有趣的零食一大堆,茶飲店、小吃攤、速食店、便利商店…,各式各樣的店家和食物攤又多又密集,根本不怕餓死。但在英國,根本沒什麼有趣又新鮮的零嘴,所以我來到這裡後,又染上吃軟糖的「惡習」,之前在加拿大住時也是因為天天吃軟糖吃到胖到回台灣後連親生老目認不出我來。而且亞洲人習慣吃新鮮、原汁原味的東西,但英國人則多吃加工食品。和室友買菜,我和秋會買新鮮蔬菜、肉和真正的水果,但海倫和安娜則是買冷凍食品、罐頭湯、果汁或罐頭水果,難怪英國人年輕時都很好看,但老了後癯僂的情況既嚴重又很普遍。

 

跟在台灣的便利天堂生活相比,在英國就完全不一樣了。什麼都要自己想、自己決定、自己挑選、自己控制預算。以買肉為例,光是買個肉就要想個老半天。先看今天哪種肉促銷、決定了後要想怎麼處理、要怎麼個煮法、該買什麼菜搭配、是不是還缺什麼醬料?英國的生鮮食品常常在促銷,很多人都趁這時候搶便宜,但問題是,以一個人來講,便宜的份量太多,買回去吃不完,冰起來佔用太多冰箱空間又很過意不去;買份量適中的又覺得自己是冤大頭,明明一樣的價格可以買二倍甚至三倍的東西卻偏偏選貴的買。

 

而且,是不是真的便宜?我也搞不清楚。我最常買的就是牛肉、豬肉和雞肉,通常都是一次買齊一陣子的份(所以常常同一種肉吃好幾天,並不是因為特愛,而是不得不的「戰略」呀!)等快要吃完了再下山補貨。每次補貨就是往肉品區先逛一圈,看今天促銷什麼肉就買什麼肉。

 

來到英國後,對於物價的衡量方法一開始都是跟台灣比,但因為我在台灣沒有購買新鮮肉品的經驗(火鍋肉片倒是很常買),沒有基準可比,所以常常都是矇著頭,看別人買什麼就跟著買什麼。幾次過後,比較有經驗了,就會拿同類肉品相比。不過這樣相比的意義其實不大,因為每個部位的肉品價格本來就不一樣,不同價位的東西比了也沒意義。所以,到後來,如果同時有不同部位的肉類在做促銷,我就會選擇促銷後價格與原價格落差較大的購買。但後來又發現,這樣比好像也沒什麼意義,因為二類肉品的重量不一樣,看起來比較划算的搞不好重量較輕,比較貴的也不見得就真的貴,比來比去,比得我頭都昏了,到後來索性不比了,非不為也,實不能也呀!

 

所以今天,一邊買菜,一邊忍不住勾起我想家的情緒。老實說,獨自出國的人真的很勇敢(我不是勇敢,只是反應遲頓,還在國內時,日子過得好好的,沒想到出國會面臨這麼多大大小小有的沒的事情,更別提英國聽說是個先進國家,但很多地方卻還比不上台灣。)特別是那些完全融入當地生活的人。很多人需要由台灣不停地寄家鄉味來英國,但有些人卻可以只用當地買得到的東西活下去,頂多偶爾上上中國超市買亞洲香料或食材,這樣的人,真的很令我敬佩呀!

 

~好想家呀!想念台灣的便利、想念台灣的物價、想念台灣的陽光、想念台灣的自由和安全感(由於不小心選了個太鄉下的學校,校方開學時有交待,本區域除了學校是多元文化環境之外,鎮上或山下較偏遠的地方基本上還是「很保守的」。「很保守的」換句話說就是要小心「種族歧視」和不友善的對待甚至是挑釁或攻擊)。看來我還是不適合在寒冷的夜晚出門,下次採買食物還是選擇陽光明媚的白天好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無明老公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