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下午,Shelagh問我星期一能不能再陪她去Hanley試婚紗,我說我有課,不過如果她可以等我下課,那我可以陪她去。她好像還蠻希望我陪她去的,所以喬好時間後,我就說,那我下課後就回宿舍等她,然後我們再一起去搭車。

 

於是,昨天在跑了二家店,試了四、五件禮服之後,她終於決定了要星期六我們二個都覺得很好看的那件。原本她考慮的有二件,一件四、五百鎊,另一件打完折後還要八百多鎊,本來一直猶豫不決的她,在第二次試穿之後,很快就決定了要八百多鎊那件。

 

有時候買衣服好像就是這樣,第一次試穿時,萬一二件都很喜歡,但如果二件只能選一件,最好的辦法就是過幾天再試一次,通常第二次之後,做選擇就會比較容易了。雖然八百鎊不便宜,而且婚紗這種東西也不可能沒事拿出來穿第二次(所以她一開始想找的是婚禮過後也可以當晚宴服的那種,可惜找不到中意的),不過,反正她說她未婚夫會付錢,所以也沒差囉!

 

其實Shelagh找我陪她去試婚紗時,我還蠻意外的。因為北美人跟亞洲人不太一樣,亞洲人習慣集體行動,人我的分際不是那麼分明。在台灣,就算不太熟的人還是可能揪出去玩,反正玩久了就變朋友了。但北美個人主義興盛,人與人之間有一定的距離在,大家都很強調獨立的人格,不喜歡麻煩別人,也不喜歡被別人麻煩,除非真的是朋友了,否則不太會麻煩別人陪自己去做什麼做什麼的。

 

例如一開始同居時,我和越南室友們很快就自然而然的一起下山買菜,洗衣服或上課什麼的也習慣一起去。雖然一樣跟彼此不熟,年齡和生活背景也有很大的差異,但對來自亞洲的我們來說,這種行為卻是再自然不過了的。但同一時期認識的Shelagh卻始終跟我們保持著「安全距離」,雖然我們會一起吃飯、一起聊天,相處的也都很好,但我們其實彼此都知道,我們之間仍然有一道無形的牆區隔著彼此,這道牆或許是種族,或許是文化,即便她一直認為自己血管裡流著亞洲人的血,但,不一樣就是不一樣。

 

不過我還蠻喜歡這種被當成朋友的感覺,而且反正我們本來就相處得來,只是花一點時間和不太便宜的車錢陪她出去,對我來說其實沒什麼,還在可以負擔的範圍之內。比較讓我感到大大驚奇的反而是她的態度。

 

或許她已經把我當朋友了,一路上我們就像真正的朋友一樣自然的相處著,有時候拌拌嘴,笑罵對方笨蛋傻瓜之類的,不會刻意維持著禮貌的距離。聊天的話題也進入私領域,她不只聊自己的往事,對我的私事(例如感情、工作或生活等等)都想多了解一些(但不會覺得她在探人隱私)。我們的話題不再是很浮泛、很表面的課業或生活問題,更多的是情感交流層面的話題。我想可能是這幾個月的同居觀察,讓畢竟是北美人的她決定我已經通過了她的「試煉」,從室友變成朋友。

 

挑完婚紗後,Shelagh揪我到當地的小酒館去喝一杯。她說要請我喝一杯,感謝我陪她挑婚紗、給她意見,和陪她度過一個美好的下午。我說不要,因為是朋友我才陪她做這些事情,而且做這些事我自己也覺得挺有趣的,我也同樣享受了美好的下午。如果陪她做了這些事後又接受她的請客,感覺好像變成了對價關係,而不是純粹的友誼。

 

結論是Shelagh說什麼都要幫我付錢,所以一馬當先衝到吧台去點酒,她和酒保二個都是英語人,我當然不可能跟上他們的速度。好笑的是Shelagh身上的現金花光了,偏偏酒館不收信用卡,於是Shelagh只好跟我借。回程的公車她趁我不注意時幫我付了車錢,於是我堅持她不用還我酒錢,但她說當然還是要還。

 

雖然我想她最後會忘記,不過對我而言,珍貴的是我倆舉杯互祝「Good friends」的moment,其它的,並不是那麼的重要。 

 

【後記】我們變成朋友後的第一天,也就是今天,Shelagh下課回宿舍後迫不及待地要跟我說八卦,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就急急忙忙的推我進房間,說要到我房間來講。

雖然我一向不太喜歡美國人,不過還蠻欣賞北美人直接的個性。一旦他們把你當朋友,界線就自然消失了。就像以前我們不太會進彼此房間(但越南室友倒蠻常進我房間的),即使敲對方房門也是有不得不的因素才會去打擾對方,但成為朋友後,47歲的Shelagh突然變成像17歲急著講八卦的少女一樣,讓我不覺在心裡笑了出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無明老公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