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規模龐大,是構成大城的基本條件,並不必然等同於一個城市的影響力。例如印度的孟買,或是巴西的聖保羅,都市圈的人口數也都不遑多讓,卻並非世界舞台上的強勁角色。」這是本期(1202)商業週刊在五都選舉後,針對「交界城市堀起」為主題所做的報導,主角是台灣選後的五大都市,對照組是已然形成龐大都市圈的東京、上海及首爾,這段話正好為我的越南胡志明市之旅的「城市吸引力」心得下個註腳。

身處在胡志明市的那幾天,我姐一直被彷彿鬼遮眼般的「Surreal」之感所籠罩著,我則像第四台深夜靈異節目裡沒事三更半夜帶隊探訪鬼屋的靈媒,只要隊伍裡有人「老師老師」地喊著感應到什麼東西,靈媒就要以「稍息後不敬禮解散」的速度連滾帶爬地跑到所謂「感應」的地點去說明那裡過去到底發生過什麼離奇的故事,造成今日不可思議的靈異現象。所以當我姐又「感應」到什麼Surreal的現象時,我就要想辦法安撫她一下。我是真的很同情我姐,畢竟一向走先進國家路線的她,原本是要揪我跟她朋友一起去日本來個溫泉之旅的,但在我沒得商量的堅持下,只好秉持著「捨命陪君子」的仁義精神陪我「前進東南亞」,但老實說我每天光是看著這有潔癖的傢伙不停地從包包裡拿出濕紙巾擦手擦臉擦椅子就看到都累了,心裡一邊暗暗覺得我家巷口那家屈臣氏的濕紙巾應該都被她買來越南了,一邊在想早知道當初應該幫她買一張去日本的機票就好了…。

總之她真的很可憐,雖然我同樣感受到胡志明市給我帶來的「Gap Shock」(現實與想像之間的Gap),但這程度遠遠比不上我姐的「Surreal Shock」。一開始當她「Surreal、Surreal」喊個不停時,我實在不太能了解她到底在Surreal個什麼鬼,不過我必須承認,我只是反應慢,加上潛意識裡不願意承認我眼前貨真價實的胡志明市完全跟我嚮往已久的「東方小巴黎」沾不上邊,直到「三天後才學會過馬路」這件事清清楚楚地敲進我的意識裡,我這才願意承認,我姐的「Surreal Shock」並不是無病呻吟,而是一種處於現實卻顯然不真切的存在感。簡單來說,就是當你每天出門站到大馬路上,明明人是真真實實地站在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的充滿了噪音的街頭,但靈魂卻彷彿抽離了身體般安安靜靜地感覺自己其實並不在場。

 

這種超現實的感覺也可以從越南沒有邏輯可言的定價方式及消費生態(或說社會型態?)反映出來。越南平均國民所得約1000美金,一般人的月薪100美金左右(約台幣3000元),如果幸運一點在台商或外商公司上班,可能可以拿到300美金左右的薪水,但合台幣也不過9,000元左右。老實說,我實在不太曉得一個月9,000元要怎麼生活,尤其在胡志明市某些消費品的物價根本已經追上台灣物價的情況之下。例如在胡志明市的「超市」(意思是「有價格標籤、會給收據、老闆不能隨意亂開價」的公道超市),一罐大罐的礦泉水只要台幣約12元(這分別是百事可樂和雀巢的牌子-La Vie和 Aquafina的價格,當地品牌就更便宜了,但因為太多前人警告當地品牌的礦泉水很「精采」,所以我們根本不敢買。)但是如果想要在「室內」坐下來(坐在路邊的不算)喝杯咖啡,恐怕就得花上台幣100元才買得到,而這根本已經是台灣的物價了,但在一般人的所得並非台灣的薪資水準的前提下,我實在很懷疑到底有多少人消費得起這樣一杯咖啡?

果然,當我們坐在韓資的咖啡店Angel-in-us Coffe邊吹冷氣邊觀察當地人,順便納悶到底會不會有人進來消費時,整整三個多小時過去,整間店從頭到尾就只有我和我姐二個外國人。

但如果說,這樣的咖啡店只有外國人去,又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的確,當我們到有「越南版Starbucks」之稱的Highlands Coffee喝咖啡時,店裡將近一半都是像我們這樣的外國人,但另一半卻都是貨真價實的越南人啊!(不過Highlands Coffee還蠻平價的,比Angel-in-us Coffee便宜。)

我唯一想到的答案是,即使是發展中國家,但越南也出現了貧富差距太大的現象,畢竟這已經是全球性的現象了。

 

不過,越南版的「貧富差距太大」卻給我帶來在其它國家都不曾感受到的強烈衝擊。

記得有一天,當我們坐在Saigon Centre裡的Highlands coffee喝咖啡時,我一邊偷偷觀察著店裡衣著光鮮的越南人,一邊揣測他們都是些什麼樣的人、從事什麼樣的工作?為什麼可以在這樣一個上班日的下午在咖啡店裡消費著台幣100元以上的咖啡?然後又想到幾分鐘前,就在我們踏進這家店之前,在門口看到的幾乎可以用「衣衫襤褸」來形容的越南人,或者戴著斗笠、騎著腳踏車在馬路上賣玉米或水果的農夫農婦,腦海中不禁想到「一個越南,二個世界」這句話。

只是一扇門或一片落地窗的距離,隔開的卻是貨真價實的二個世界。

雖然貧富差距大已經是全球性的現象,但如果當你走在烈日灼身的越南街頭,見到可能因為越戰後遺症造成的全身性畸形的人在地上流著汗爬行、或者雙臂只有像小雞翅膀般大小的人、或者雙腿畸形到無法站立,只能像青蛙似地蹲著張開腿「走路」的人、或者一腳嚴重畸形並萎縮到毫無功能,只能用另一隻腳跳著走路…,種種各類我們沒見過甚至想像不到的畸形,只要走一趟濱城市場就可以全部看見。然後,過幾個馬路、拐幾個彎,走到閃閃發亮的Saigon Centre,就可以看到另一批穿著光鮮亮麗的人坐在冷氣房裡喝咖啡,這種感覺真的很「Surreal」。

我必須說,我不喜歡胡志明市有一部份原因即在此。並不是因為這些人讓人看了不舒服,不,的確是讓人看了不舒服。因為,在這種「身體重度缺陷」和「生活極度浪費」的強烈對比下,讓人不得不承認,人確實是生來不平等的,而我們對這種不平等卻無能為力,畢竟,誰有辦法讓富人們從口袋裡掏出錢來幫助窮人?又,除了神以外,又有誰有辦法能讓這些天生畸形的人獲得他們從來沒有過的正常雙手或雙腳?

 

撇開這個令人傷感的嚴肅議題,我想自己此行最大的收穫之一,就是讓自己體會到所謂「競爭力」這回事。這個年頭,不論是「人」或「城市」或「國家」,大家都在強調要找出自己的「核心價值」並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城市有「城市競爭力」,國家有「國家競爭力」,台灣雖然已經被列入「已開發國家」,但我們都知道,我們要想成為在「世界舞台上的強勁角色」,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並且自我檢驗的標準和格局都必須提升和放大。

如果要拿一個什麼東西來做為衡量開不開發的標準,我會說「品質」。舉例來說,有四個輪子的都叫車,那賓士車和牛車可以相提並論嗎?如果一座「城市」的定義,指的是有現代化摩天大樓、穩定的供電能力、以及便捷的大眾運輸系統,那無疑的胡志明市絕對是一座「城市」,只不過,不會有人拿她跟東京相提並論,畢竟「品質」上相差太大,更遑論「世界舞台上的強勁角色」。

室友常常很讚嘆自己國家的發展與建設如此快速與進步。還沒造訪越南時,我也常常聽著聽著就心嚮往之,但到了胡志明市,才發覺:「咦!怪怪的,怎麼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

胡志明市確實有現代化大樓、電力設備、馬路、大眾運輸系統,但我在胡志明市的幾天一直覺得怎麼好像哪裡怪怪的,後來才發現,「魔鬼的確藏在細節裡。

 

以公車為例,胡志明市的公車裡有冷氣(但不是全部公車都有)、有液晶螢幕、甚至還有聽說台灣幾十年前也有的車掌小姐,但是,公車內部陰暗、不乾淨、玻璃窗戶很髒,不是指紋、灰塵,就是乘客靠著睡覺時頭髮上或臉上印上去的油漬和卡住的頭髮;窗戶有的開著、有的關著、有的歪一邊或者卡著,讓人不知道該關著好還是開著好,一整個亂七八糟、無所適從;此外,車內走道狹窄,走道二側是兩兩並排的座位,椅背很高,如果不是坐在窗邊的人就得伸長脖子才能看到現在車子開到哪裡了。另一方面,因為車內空間很小,擠滿了人時,站著的乘客會很「自然地」就擠進坐著的乘客座位裡。

我的經驗是有一次坐在靠走道的位置,走道在我左邊,左邊站著的乘客有一位已經站進來到我的座位裡,並且她的小腿和膝蓋緊密地貼著我的小腿和膝蓋,完全沒有一點空隙,我完全可以感覺到她小腿的溫度,很不酥胡;另一方面,我左邊那位站著的乘客,雖然我很同情她必須站著,但這位小姐也太老實不客氣了,竟然就把自己的包包和屁股很愜意地「放」在我的肩膀上,我必須不時輕輕移動一下好提醒她這是我的人肉肩膀,並不是她的塑膠座椅。再加上只要有人上車,車掌小姐就會擠來擠去的到處收票,讓車子裡所有人也跟著擠來擠去很不舒服,我實在很懷疑車掌小姐的功用和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就算不能裝設票卡感應設備,難道不能訓練公車司機負責剪票或賣票嗎?講到公車司機,我想胡志明市的公車司機一定都是響應政府「爸爸回家吃晚飯」宣導的好爸爸,開車橫衝直撞不知道在趕什麼就算了,喇叭還按個不停,根本沒停過,如果我是噪音防制法的糾察員(如果有這種東西的話),一定第一個找這些駕駛開罰單。 

馬路和市容就更別提了,總之該有的都有,但功能卻不是那麼一回事。例如,理應只有行人可以走的人行道,明明已經比馬路高了,但摩托車硬是有辦法靈活地活生生從馬路騎上人行道,並且不只一輛、不只一個方向。身為一個行人,戰爭時很不幸地被敵軍「左右夾擊」應該就是這種感覺吧!

 

DSCF0062.JPG 

雜亂無章的街頭,汽車、機車、腳踏車爭先恐後的搶快,誰也不讓誰。

DSCF0063.JPG 

手推車也來了,有一次還看到過馬路過到一半就當街做起生意來的攤販,可惜沒拍到。

 

DSCF0067.JPG 

騎上人行道的機車,和跟我們一樣覺得不可思議在拍照的老外。像這樣當街拍攝胡志明市紊亂的交通的老外到處都看得到。

DSCF0068.JPG

人行道的摩托車以「左右包抄」之勢自由自在地走自己的路。過馬路的行人也很自由自在地走自己的路,不過我很想告訴斑馬線上的那位小姐,注意交通安全是好的,但正確的方法應該是要遵守交通規則,而不是戴安全帽過馬路

SANY5135.JPG 

有冷氣也有液晶螢幕的公車,看似正常,但實際搭乘時的經驗實在不太美好。照片中那位坐著的小姐是正在檢查車票的車掌小姐。從公車擋風玻璃看出去可以看到另外二輛沒有保持安全距離、也根本不在「車道」上的公車。

 

顯然城市都一樣,但也都不一樣。一樣的是只要有大樓、電力、馬路、交通運輸就可以稱之為「城市」,但如果要成為像東京那樣可以站上世界舞台的城市可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此趟胡志明市的「驚魂之旅」,除了讓我體會到「城市不只是城市」之外,也讓我回過頭來想:「如果我是外國觀光客,高雄市或台北市會吸引我來訪嗎?如果是,為什麼?如果不是?又為什麼?」

另一個反省的是「人不只是人」。在就業市場上,擁有跟我一樣的背景和條件(留英碩士及五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比比皆是,我擁有什麼別人沒有的優勢嗎?我要憑什麼去和別人競爭?又憑什麼能力贏過別人?

要進步總是找得到空間,而且很大,玩一趟胡志明市回來之後,只想跟自己說:「加油!進步沒有盡頭,永遠要努力自我提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無明老公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